聚焦大健康產業,國內首個醫療新質生產力聯盟成立
今天,在上海書展的大健康產業與新質生產力研討會上,《大健康工程與醫療新質生產力》一書發布。同時,會上還舉行了醫療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聯盟成立揭牌儀式。
《大健康工程與醫療新質生產力》創新性地提出了大健康工程管理的戰略、理論、創新路徑及典型事件,從交叉學科視角探索了大健康領域的工程技術研發、產業生態構建、管理模式創新、工程人才培養、社會文匯傳播、標準規范指定等問題,有助于啟迪大健康工程的創新發展,促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形成,實現現代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平臺、產業與管理的綜合集成。
“健康不僅是一項事業,也是面向未來的產業。衛生健康領域的新質生產力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面,有著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還具有創新驅動、開放融合、產業支撐、以人民為中心等特征。”我國著名藥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為該書作序, 并在研討會上提到,該書為大健康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啟發,希望能有更多的理論研究者與產業實踐者加入,共同探討和推進我國的大健康工程管理事業,使其蓬勃發展。
將增強現實技術引入手術治療、用VR技術來治療“幻肢痛”、采用游戲形式增加患者依從性以提升康復治療效果、讓未來公園具有療愈功能……在研討會上,醫療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聯盟的首批成員分享了各自的實踐。
“今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的《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已將‘未來健康’納入溜達未來產業發展方向。”該書主編、同濟醫院急診創傷救治中心主任兼大健康工程管理研究所執行所長王韜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持續加深和“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持續推進,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中,健康科技正迎來顛覆性創新發展,這為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格局奠定了基礎,“我國正在探索實踐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新未來健康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