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神經外科論壇在青浦舉行,共探“一帶一路”醫療交流新路徑
當前,“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已成為全球共識。伴隨“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深入推進,中國醫療領域正通過技術共享、人才共育、標準共建的創新模式,將高質量發展成果惠及沿線國家。昨天(9月13日),上海冬雷腦科醫院舉辦第一屆國際神經外科論壇,來自日本、韓國、印尼、阿聯酋及中國的神經外科領域權威專家齊聚青浦,圍繞微創技術革新、復雜病例診療等前沿課題展開深度對話,為促進沿線國家醫療協作注入新動能。
本次論壇以“神經外科精準診療與國際協作”為主線,日本大阪市公立大學系統闡釋顱底腦膜瘤手術的精細化操作體系;韓國延世大學基于老齡化社會背景,提出脊柱手術風險分層評估新標準;印尼艾爾朗加大學分享前循環動脈瘤破裂的顯微外科應急策略;阿聯酋謝赫沙赫布特醫學城waseem aziz全景解析中東地區神經外科發展現狀;上海冬雷腦科醫院也在論壇上展示了冬雷特色的鉆孔微創技術在腦部多類病變中的創新應用。
論壇手術演示環節,上海冬雷腦科醫院張學軍教授團隊展示了“神經內鏡腦深部病變切除術”,該技術具有毫米級操作精度、最小化組織損傷的特點,引發了與會專家對中國微創神經外科技術的濃厚興趣。
“中國神經外科歷經多年發展,已從技術追隨者轉變為創新策源地。”冬雷腦科醫院集團總院長劉衛東表示,中國近年來在該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特別是在微創手術體系構建、復雜手術精準化、圍術期快速康復等方面的創新實踐,為全球腦健康治理提供了重要參考。截至目前,上海冬雷腦科醫院也已為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國際患者提供了高質量的神經外科診療服務,其中包括從中東、美國、加拿大遠道而來的患者。這不僅體現了中國民營醫療機構在國際化服務與專業技術領域的能力,也顯示出海外患者對中國高端醫療水平認可度的不斷提升。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神經外科專家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臺。與會各方圍繞神經外科技術標準化、跨國醫療資源共享等議題達成多項共識。上海冬雷腦科醫院院長宋冬雷表示,持續深化此類務實對話機制,對提升區域神經疾病診療水平、促進全球腦健康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論壇中探討的微創化、精準化、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與我國腦科疾病防治體系建設方向高度契合。”宋冬雷說道,“醫院將持續搭建跨境醫療學術平臺,助力‘一帶一路’醫療能力共建。”
未來,上海冬雷腦科醫院將積極落實論壇成果,與各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常態化技術交流與人才培養機制,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專業力量。